首页 > 品牌故事, 网海拾贝 > 不安全的不止菲亚特

不安全的不止菲亚特

2010年6月17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江昭融

不久前,又一起疑似酒后驾车撞人事件走进我们的视线。一辆英菲尼迪G37以估计超过100码的速度,撞飞了一辆停在路上等待绿灯的菲亚特。造成一个清华-北大组合的幸福家庭丈夫和小女儿去世,妻子受伤的严重后果。肇事司机当场逃逸,据分析,应该是为了躲避酒后肇事责任。

一款两厢的派力奥,在被撞击之后,旋转三圈飞出了20米开外,后厢几乎完全压扁,方向盘断裂飞走,整车难辨其型。小女孩儿被挤压在车厢内,半截身体露在车外,以至深受重伤,后抢救不治。驾驶席上的丈夫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死亡。网上对于肇事者的声讨和对于受害者的同情当然事出有因。但是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追究菲亚特的责任。

我们来计算一下,一辆英菲尼迪G37的车重为1713公斤,车上当时有三个人每人按75公斤计算是225公斤,车重约1940公斤上下。100公里的时速相当于27.8米/秒,撞击时间应该在0.3秒以内(按照保守估计)。那么在这个瞬间,菲亚特受到的力,等于车重乘以车速除以撞击时间。将近18万牛顿,也就是18吨多的力。稍有物理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个力在瞬间作用在一辆车重1吨多的派力奥身上会是什么结果。这个场景我们在一些黑帮电影里可能看见过,一辆车在100米开外,突然加足马力向路边的车撞过来,致车里人于死地。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笔者可以比较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目前在售车辆,只要是20万以内的,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从后部受到这样的撞击,而座舱内的乘员可保无虞的,几乎没有。40码相对车速差的追尾,足以使绝大多数日韩系三厢车变成两厢,甚至后排座舱已经可能开始变形。如果这个数字提升到60码,只有少数坚硬的美国车可以保全,80码以上,后排乘员凶多吉少。而两厢车可能受到的冲击更大。

中国目前基本上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安全研发体系。欧洲的产品安全核心在于保护前排乘员,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车辆特别是两厢车的后排坐人的概率很小。所以在5星碰撞的测试中,正碰、对碰、侧碰都有,但是鲜有重点测试后碰的。当年,两厢车开始引进中国的时候,就有过关于其车尾碰撞吸能较差,导致后排乘员较为危险的担忧。但是即使这种担忧,也并没有虑及一辆停在路上的车,无故被人以100码的时速追尾。

当然,在这次碰撞中,驾驶员座位的严重受损,说明派力奥并没有在驾驶席的保护上下很多功夫。不过笔者仍然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这个价位的车中,几乎没有产品会加装驾驶舱不变形体系。我们常常在路上看到一些敞篷的奔驰或者宝马的两座跑车,座椅上升出两根看上去很坚硬的钢柱,这就是所谓的前排防撞杆,这些豪车可以在受到巨大撞击力的时候,保持座舱不变形,或少变形。但是恐怕现在中国只有不到1%的车主在享受这样级别的保护。何况是一辆2004年左右上市、2008年就基本停产的车。在那个时代,多数汽车厂商在宣传产品的时候,根本就没太把安全当回事儿。

笔者不是菲亚特的托儿,这样的声明也不是此地无银。在中国市场混到如此惨淡的一个品牌,也实在没什么好托的。笔者只是想对那些因此次车祸而指责菲亚特的朋友们说一句,如果国家没有适合国情现状、又具有强硬执行力的安全保障规范出台,我们实在很难奢望企业会多么主动地去把安全性提升到被疑100码时速追尾,还确保人能幸免的程度。

网上有很多朋友在大声疾呼,这样的菲亚特你敢开么?对不起,我的答案是你敢,可能你正在开这样的车。也正因我们大多数人或许还要继续开这样的车,而开不起大奔、宝马、英菲尼迪,我们才应该强烈呼吁更严厉地打击违规驾车。如果许多走在人行道上的行人,都会被或醉酒、或短路的司机撞飞,那么我想有车一族可能不得不考虑停在红灯前的车无故被撞的可能。

分类: 品牌故事, 网海拾贝 标签: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
您必须在 登录 后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