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之王:黑水创始人执掌中国公司

2014年8月7日 没有评论
黑水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资料图)

黑水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资料图)

在离开自己创立的黑水公司之后,普林斯成为中信集团旗下一家物流服务公司的执掌者,而这家大型中国国企在非洲拥有众多项目至少在几年前,埃里克.普林斯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形象不佳——他和他创始的那家大名鼎鼎的“黑水国际”,被渲染、猜测,成为美军在全球行动的“影子部队”之一。
最终,由于在伊拉克的丑闻,“黑水国际”这个名称如今已不复存在。
普林斯正在非洲开始自己的新业务——把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人员和物资,“安全高效地运输到用其他任何方式都难以抵达的地区。而且我们保证工作将在预算之内按时完成,并超过预期。”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同时,这位曾经的“佣兵之王”小心翼翼地强调,这家名为先丰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丰集团”)的香港上市企业,不是一家安保公司。
按照他的描述,它应该是一家以航空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但“我希望中国公司把我以往的经验视作我们能够完成客户所赋予使命的一个证明”。
中国人并非先丰集团唯一的客户,却是它最主要的股东。北京人最熟悉的北京国安足球队名誉董事长罗宁,以中信国安集团副董事长的身份出任先丰集团副主席。事实上,中信集团持有超过20%的先丰集团股份。
显然,一些中国人认为,物流及其必须的安全问题,在非洲市场广阔,而经验丰富的普林斯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经营这一业务。
为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普林斯曾带着家人花了9天时间,骑自行车游历中国。
非洲为什么难
对于在非洲开拓新业务,普林斯解释说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严重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但是这一领域的空白对于综合性安全物流和供应链基础设施方面的专家而言,是一个为投资和商业在难以抵达的区域开拓通途的机会。”
最终,他的设想是,除了在航空和设施之外,也会在航运和其他资产上投资,“我们的长期愿景是建立和支持非洲大陆所需的供应链和实体基础设施。”
所以,先丰集团提供到非洲偏远地区的物流服务,“我们以一流的航空物流能力来应对在非洲的物流供应链挑战,例如缺乏进入偏远地区的公路或铁路,以及 困难的航空运输环境。不管是在非洲大陆做自然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或转移人员和资产,中国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挑战。”普林斯告诉本刊记者。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每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只有200多公里,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950公里。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只有三分之一的非洲人能够使用公路。
一个例子是,从位于东非的喀麦隆港口杜阿拉,运送一个集装箱到与喀麦隆接壤的中部非洲国家乍得最大城市恩贾梅纳,运费是杜阿拉到上海的6倍,而且时间多出1倍。
普林斯说,许多中国企业已经成功在非洲经营了几十年,“如今我们在非洲看到的是他们和那些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得更加复杂。”更为重要的是,“相对容易完成的目标已经不多,中国企业将不得不进入一些比以往更前沿的地区。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与基础设施相关或者受安全因素驱动的威胁。”
他说,先丰集团的很大一部分目标是成为企业进入这些区域的向导,提供建议并帮客户积极解决问题,使他们在非洲的运营拥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导致交通困难的因素,不止是缺乏基础设施。虽然近年来整个大陆的战争明显减少,但所有土地都被不同的军队、武装和集团所分割。
作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安全专家,普林斯认为,在非洲不同地区的安全风险是完全不同的。 阅读全文…

IMF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影响力超过日本

2014年5月13日 没有评论

在东京试图教唆其他亚太地区国家防御北京的军事威胁之际,越南近来挑起的与中国的争端似乎有利于日本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日本政府如果不正视历史,将导致整个国家的没落

日本政府如果不正视历史,将导致整个国家的没落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明确地提醒日本其影响力的限度。附图展现出了地区经济体对中国的依赖度不断加大以及日本经济重要性的日益下降。
在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for Asia and Pacific)报告中,IMF比较了亚洲11个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在1995年和2012年对中国和日本的依赖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11个国家在出口市场方面都更依赖日本。而不到20年后,其中10个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度就超过了日本,且超出的幅度较大。唯一的一个例外是印尼,该国对日本的出口依然大于对中国的出口。

上述数据不仅反映了近20年的经济停滞(当然,日本政府不承认历史,整个日本民族的劣根性也是重要的因素)导致肮脏的日本的重要性显著下滑,也体现了中国在这段时期内的迅速崛起。

IMF比较的不是一国对中国或日本的毛出口额,而是出口附加值,即一国生产的出口产品的价值减去这些产品中所包含的进口自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零部件的价值。

以这一标准衡量,在1995年,对日本的出口占到了马来西亚总出口的近四分之一,但到2012年,该比例仅为6%,而2012年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则较1995年提高了一倍至10%。1995年时,澳大利亚出口对日本的依赖度比对中国的依赖度高出五倍,而在2012年,对中国的依赖度比对日本的依赖度高出近一倍。

上述数据是一项较为广泛的调查的一部份,该调查研究的是这一地区内的经济体如何变得更加整合。IMF专门研究亚洲的经济学家杜瓦尔(Romaine Duval)称,中国是其中的核心,既是组装中心,也愈发成为最终需求来源;与之相比,曾在上世纪90年代扮演关键角色的日本则在极其迅速地衰落。

这个数据再次提醒人们,美国与日本试图牵制中国影响力的努力受到限制。美日两国试图打造一个排除中国在外的亚洲经济区,其中明显的措施包括目前正处于谈判期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

日本的官员们称,地区影响力比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更重要。他们认为,与美国达成合作关系的日本可以提供一个自由市场民主化模式,该地区其他国家则会渴望照着这一模式发展。日本官员认为,中国提供的是资金,而不是模式。此外,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的雄心也令日本和较小邻国之间存在共鸣。

不过在数据之外,实际经济情况则较为复杂。对华贸易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产品零部件,它们最终会销售给工业国家的企业和消费者,这就使得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地位比数据表现出来的更加重要。

杜瓦尔指出,在地区生产流程中,亚洲的两个最大经济体起到的功能各不相同。与中国的地区贸易相比,日本在“上游”仍旧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即该国提供的是复杂的产品部件;与此同时,中国扮演的更多是“下游”的角色,即进行最终组装。

杜瓦尔称,作为该地区的供应国,肮脏的日本所扮演的角色仍旧重要,但这个角色更像是一个脚注。

JACOB M. SCHLESINGER
(Source: 华尔街日报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

探究犹太人:屈辱民族的崛起之道

2014年4月25日 没有评论


以色列是我最想去拜访的国家之一。意大利我想去,因为有文艺复兴时期灿烂的文化。巴黎我想去,在我脑子里,它是时尚之都、艺术之都,正如《带一本书去巴黎》的作者林达所说:“巴黎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历经淘汰留下的精品。从优秀名画到整个古城, 都是如此。”美国,想去,它毕竟是世界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只剩下它一个超级大国了,而且它那么能吸收、容纳世界各色人才。俄国(苏联)我想去,有托尔 斯泰、肖洛霍夫,有保尔•柯蔡金、冬妮亚、丽达,有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还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论人们如何评价斯大林,怎样看他,当1941年11月7 日,希特勒的大军距莫斯科只有几十公里,德军司令已经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时,苏联人民仍然在红场不慌不忙地举行震撼世界的大阅兵。阅兵的部 队通过检阅台后,就直接奔赴战场!苏联军民创造了一个冬天的神话!这是何等英雄的人民,何等英雄的军队啊!还有,就是想去以色列,想去耶路撒冷。

2011 年,夏天,参加国际书商联盟执委会议,我终于如愿以偿。炎热。据说,一年365天,得有300多天是阳光灿烂,温度都在35℃以上。离开城市,满眼是沙 石。严重缺水,境内十分重要的饮用水源加利利湖,据说湖水在以一天两毫米的速度下降,以色列水利局十分焦急。没有石油。有人幽默地说:犹太人用了不少于 40年的时间在沙漠中寻找自己的家园,找来找去却找到这一块在中东惟一没有石油的地方。敌对国在四面包围着它。1948年5月15日,建国不到24小时, 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国联军就杀了过来。但是,一个人口不足700万(那时大概还只有500多万),严重缺乏资源,却能在战争和战争的时 时威胁中,实现人均GDP2000美元,迅速从一个农业国成为现代化的科技之国,让人称奇。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到以色列已是子夜之后,寂静的夜,路上很 少行人。汽车七拐八拐把我们送到一家酒 店,门前灯火亮着,里外却都没有人,只有值班的人大概是听到拖行李的声音从里边走了出来。进了房间已是凌晨两点半,我冲了澡即上床睡觉。睡梦中,不知什么 响动把我惊醒,从窗帘的缝隙中,射进一道晨光,我看看手表只有五点钟,刚刚睡了不到三个小时。打开窗户望出去,天色已经很亮。到阳台上去看,哇,对面就是 大海,碧蓝无垠。原来我们昨晚就在这大海边上下榻的啊。沙滩上已有晨练的人跑来跑去,水面上三五只舢板,运动员在奋力挥桨,呼啸前行。海水的味道吹过来, 清新、湿润。我一下子兴奋起来,套上T恤,穿上短裤,蹬上运动鞋,跑出酒店。附近的运动场上,十几个人正在教练的指导下练功夫。两名在旁边摄影录相的姑娘 冲我打招呼,我觉得那些人练的是“中国功夫”,便向姑娘说:“CHINA。”心中很有些得意。带着这种兴奋,我便开始了向往几十年的以色列之旅。窗中望出 去的大海便是地中海啊!这时我已踩在湿润的海滩上。想想我们来时,可不是这种心情。以色列是不能不来的,但上飞机之前我们都做好了思想准备,说不定我们在 以色列的大街上,走着走着,叙利亚或巴勒斯坦的炮弹就会落下来,可得机灵着点儿。

回到北京很久,我问自己,在以色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满街的神职人员吗?他们穿着黑色西服,头戴黑色礼帽,有的人双耳边还各有一绺小辫,很奇特,确实让人过目不忘。我还看到白天这些庄严的 神职人员,晚上在我们住的酒店咖啡座,和美丽的姑娘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亲密地聊天。但这不是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城市的宗教气氛吗?一个随以色列丈夫移民来 耶路撒冷的台湾姑娘跟我说,走在耶路撒冷大街小巷中,一点儿“坏事”也不能做。总觉着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大神圣都在你头上盯着你,你一点不轨行 为也不能有。因为你无论有多大本事,做得多么诡秘,也逃不过神圣们的法眼。耶路撒冷是犹太人的精神中心。《旧约圣经•诗篇》写道:“我们怎能在陌生的土地 上颂唱耶和华的赞歌。啊,耶路撒冷,假如我忘了你,就让我的右手变得麻木不仁;假如我不把你作为我最崇高的愉悦,假如我不再记住你,就让我的舌头粘住我的 上腭。”对于基督教徒,耶稣就诞生在耶路撒冷城南17公里的小镇伯利恒附近的一个叫马赫德的山洞。可见这个城市对基督徒意味着什么。每年圣诞节,这里总是 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善男信女。
有一首基督教徒的歌,歌名叫《耶稣为耶路撒冷哭》。我曾在教堂附近听过圣徒们唱,旋律优美、曲调深沉,很好 听。好像那旋律能让你说出内心的忧伤与烦恼,让你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但我不知道唱的是什么。回北京后翻查资料,歌词是:“耶稣曾为圣城耶路撒冷哭,为了那 些迷失的人在哭。迷失于苦难,迷失于冷漠,迷失于金钱,迷失于孤独。耶稣曾为圣城耶路撒冷哭,他为流离失散的灵魂哭。我祷告生命的救主,我的耶稣。”这真 是让人深思的歌。耶路撒冷橄榄山上的主泣大教堂,外观设计很像一滴眼泪,也寓藏着这样的意思吧。他们相信,人间的耶路撒冷最终会变成天堂,上帝之子耶稣, 被钉死和复生这自我牺牲的壮举就是为了拯救世界。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是“伟大的圣城”、“赐福 的圣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的第九年(公元619年),他登上七重天,接受真主阿拉的祝福和启示。据说,就是踩着耶路撒冷的一块巨石升天的。从那时 起,穆罕默德指示,把耶路撒冷作为穆斯林的朝拜方向。直到公元630年,才改为面向麦加。那块巨石如今仍在萨赫来清真寺高大的金色圆顶下面。萨赫来就是阿 拉伯语“岩石”之意。穆罕默德赞美耶路撒冷,说:“耶路撒冷是真主在他所有土地中的选择。世界从这里展开,并将如一幅卷轴从这里收起。降落在耶路撒冷的露 珠可以医治百病,因为这露珠是来自天国的花园。”这真是圣城的魅力。那样不同的三大宗教竟然一起尊奉着这有千百个故事、万千个传说的耶路撒冷。
阅读全文…

环球时报刊文:香港拍照者比小女孩街急更不文明

2014年4月23日 没有评论

据媒体报道,一对内地夫妻约两岁的女孩在香港街头小解,被路过的香港男女青年阻止并拍照,双方发生冲突。从网上公布的视频看,小女孩哇哇哭,两名香港男青年均手持摄像设备还拉住婴儿车,不允许内地夫妇离开。内地女士表示,“我上卫生间了,排队排得好长,我家孩子都快尿裤子了。你说让我怎么办?”她还 说,“我知道我不对”。

据网上流传的无视频印证的其他消息称,小孩的母亲“打了拍照者耳光”,但相反的说法是,该母亲只打了香港青年抓住婴儿车的手。还有说法是,小女孩没有尿到路面,而是尿到尿不湿上。
一名记者发布批评小女孩父母倾向明显的微博,引起内地网民的巨大愤慨,这件事成了过去两天内地网上最热的公共舆论事件。
由于这一冲突的细节未得到视频的完整复原,我们认为,媒体对这件事的评论不应以网上传闻为基础,从价值观出发勾勒现场未必真实的画面。

有几点是现有视频素材就可印证的:
第一,内地小女孩的父母确实帮孩子当街小解,这与香港法律法规不符,属不当行为。路人对其制止,有正当性。
第二,香港男女青年制止的方式是偏激的。他们不是善意提醒和纠正,未有帮助解决困难之意,而是直接采取对小解的小女孩进行拍照的激烈手段,让那对内地夫妻难以接受。
第三,这件事当中,双方显然都有错,内地及香港公众都会为此产生复杂的不悦感,但是与此同时,内地人应当同意那对带小孩的夫妻无论有多少理由,让孩子当街小解就是错了。香港公众应当同意,虽然内地夫妇有错在先,但香港几个小青年的激烈做法严重失当,香港社会决不应鼓励一些市民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内地游客。
问题是,内地人普遍承认一些游客在香港有不文明行为,大家都认为内地人进入香港后应尽可能做到入境随俗。内地游客没有人是故意去香港撒野挑衅的,如果有些人还是有了不文明举止,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香港的规范,或者有些人就是一时还做不到。

任何人都需要明白香港社会在指出内地游客一些不文明举止的同时,也应对他们整体上给予包容。如果香港社会展现不出这样的豁达,那是他们的集体不文明表现。

那些激进的小青年极力表达自己道德上的高贵,实际上他们呈现的恰是香港社会市井气低俗的一面。看看哪个社会嫌弃外乡来客、动不动就炫耀“他们不如我们”,甚至恶语相加的人,不是那个社会里涵养最差的群体?
在香港,欧美人出现不文明举止的情况亦不在少数,但从未见香港有哪个群体表现得那么激动。香港如今有些人表面上是歧视内地人,其实他们在歧视自己。他们太想宣示与其他中国人的区别,证明自己已与洋文化融为一体。
那些人无法正视内地沿海地区与香港发展水平的快速缩小,无法适应自己在内地人面前优越感的流失。他们的心态出了问题,他们面对内地人变得极其缺乏耐心,喜欢小题大做,得理不饶人。
香港毕竟已经回归祖国,两地因交流和摩擦产生一些不适感,实属正常。内地在指出香港社会心态的毛病时,我们自己也需大度些。对香港一些人小家子气的表现,我们能一笑置之则罢,如果做不到,反唇相讥几句也无妨,但不可记仇。我们不必将两地的磕磕碰碰无限上纲上线。
必须看到,香港特区政府从未纵容少数人攻击、羞辱内地游客,香港主流社会也反对他们那样做。对这种区别,内地社会必须同时看清。
(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