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韦氏观察’ 分类的存档

方舟子,最失败的中国人?

2010年9月14日 没有评论

BW中文网讯,什么叫成功人士?如果按照机场里的那些成功学书籍的标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成功:成功就是本来只有80分的天份与努力,却获得了100分的回报。不是吗?机场的那些成功学书籍大都是教人如何进行个人营销,把白菜能够卖个黄金价。

按这个标准来说,方舟子无疑是一个相当失败的人。

非成功人士方舟子

早在1995年,方舟子就拿到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的博士学位,仅仅凭这点专业本事,他也完全可以在美国过上一种平静而优越的生活。但他自小就怀有一些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并不甘于在实验室里去消磨掉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选择了回国。

作为早期的留美博士,回国又赶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十几年,以方舟子文理兼备的素质,本来很容易过得滋润有加的。他的同学,想必多数都有了豪宅名车。

从2000年创办打假网站“新语丝”算起,方舟子的“打假之路”走了足足10年。方舟子说自己平均每年要打100件左右,10年下来就是1000件。更难得的是,总喜欢以事实说话的方舟子,10年打假几乎从未失手。一件件学术腐败被揭露,一个个骗子现出原形,一个个公众被启蒙。

但方舟子并未得到可观的回报,至今大陆的公众还无法正常浏览“新语丝”网站。虽然名满天下,但方舟子并未因此而发财,他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写一些科普书籍和媒体专栏。

至今,方舟子已经写了18本科普书籍,但作为科普作家,他的书卖得并不好。“我写的书,销量最好的一本也就卖了几万册,跟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册销量的养生书籍比差远了。”在被问及科普作品销量时,他如此作答。从收入上讲,他比白领们高不了多少。

方舟子不是没发财的机会,某保健品企业就说因为方舟子的揭发,让他们损失了一个亿。在几桩与牛奶有关的公案中,只要方舟子开口,挣个上百万不是难事。可惜按某些庸俗成功学的说法,方舟子情商太低,对这些挣钱机会一概不沾。打假10年,他树敌无数,但从未被发现有收受不当利益,在这一点上,方舟子实在是一只无缝的蛋。

打假不但没赚钱,反倒是赔了不少钱。因为一些地方势力的保护以及荒唐的法院判决,方舟子输了四场官司。2007年,他因打假而被告,官司败诉,妻子的账户上被静悄悄地划走4万元不说,对方还扬言要报仇。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借住到朋友家里。

而就在几天前,方舟子的“失败”达到了顶峰,差一点连性命都不保:8月29日,他在家门口被两个人袭击,一个用药物企图麻醉他,另一个手持铁锤准备置他于死地。幸好方舟子“反应敏捷,跑得快,躲过一劫”,仅腰部受了轻伤。

方舟子过得有些“失败”,但被他揭露的各路造假者和骗子,却依然成功着,这或许是他的另一大失败。

“西太博士”唐骏至今没有道歉,而且又搞了新公司在美国上了市;周森峰依然在他的地方大员的官位上坐得稳稳当当,清华大学也没有对其论文剽窃做任何回应;禹晋永虽然销声匿迹,但也没听说他因为那些涉嫌违法的行为受到过调查;还有“神仙道长”李一,被揭穿画皮之后,至今仅仅是“请辞道教协会职务”,而对于他涉嫌的诈骗、非法行医等严重罪行,也还没有下文。方舟子也承认,担心地方势力保护李一,对李一最终是否被法办持观望态度。还有那些数量众多的造假剽窃的教授们,被方舟子揭露后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遭体制内调查处理的,实属凤毛麟角。

方舟子被打的必然
阅读全文…

日本滚出钓鱼岛Dirty Japanese get out

2010年9月9日 3 条评论

Dirty Japanese get out of the Diaoyu Islands
日本海岸警卫队发言人Yosuke Oi说,载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当地时间上午10:15左右与日本巡逻船“与那国”(Yonakuni)相撞,“与那国”船尾轻微受损。大约40分钟后,这艘中国渔船突然转向,与另一艘巡逻船“水城号”(Mizuki)相撞,“水城号”右舷被撞,栏杆受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二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中方对这起事件表示严重关切,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姜瑜表示,中国一再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们要求日本巡逻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执法”活动,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人员安全的行为。

她表示,中方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做出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阅读全文…

分类: 我爱我家, 韦氏观察 标签:

Are E-Books Worth the Money

2010年9月2日 1 条评论

本周当你走出电影院时也许会迫不及地想要拜读伊丽莎白口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著作《美食,祈祷和恋爱》(Eat, Pray, Love),那么你可以花12.99美元将它下载到你的亚马逊(Amazon) Kindle电子阅读器上——如果你有这样一个阅读器的话。

你也可以到当地的 Borders书店,用礼券再花上10美元,买上一部平装本。

若是在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的电子阅读器Nook上看这本书,得支付12.99美元,而要是在其网站bn.com上订购一本平装本,只要花9.36美元(运费也许需要额外支付)。

现如今小玩意儿可真是大行其道。还没有哪种大手笔推出的新玩意儿是不受热捧的呢。人们排几个小时的队去买一款与他们口袋中已有的iPhone几乎没什么不同的另一款iPhone。亚马逊最新款Kindle在发售的几天内就被订购一空。(那些出手快的消费者本周就能拿到他们的最新款Kindle了。)

电子阅读器的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亚马逊说,过去几周内电子书的销量迅速超过了纸质书。尽管电子书依然处于发展初期──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说今年迄今电子书在消费者所购书籍中占到8%,而2009年时这一比例仅为3%──可它的增长速度却是惊人的。(这也是困扰Barnes & Noble的问题之一,该公司最近宣布由于传统纸质书销量下滑,公司出现了季度性亏损。)

且不论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语,来说点实际的吧,购买电子阅读器划算吗?它们是否物有所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又如何利用这笔投资获取最大的回报呢?

以下是给那些精打细算的爱书人提供的六点理财小贴士。

1. 非阅读发烧友,请靠边。

根据AP-Ipsos 2007年的一份调查,中等水平的美国购书者一年才买七本书。

目前,一部电子阅读器通常售价在150美元左右(许多都低于150美元)。即便你通过下载电子书可以每本书节省几美元,但对不经常买书的人来说,这种投资回报率不会太高。如果每本书省下5美元,你得买够30本书才能赚回最初的投资。而如果每本省下2美元,就得买75本。

我不想让你们觉得我总是唱反调。我也觉得电子阅读器是个好东西,但那是因为我是个书迷。(我曾经在一次去海滩度假时带上了10本书。)如果你和我是一类人,那么电子阅读器能够让你将一座图书馆装进口袋或是包包里随身携带。可如果你只是偶尔翻翻书,它们也许没有太大的经济意义。(另一方面,你一旦买了电子阅读器,很可能就会去买更多的书来读。 )

2. 电子书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

就生产口配送和销售价格而言,电子书要比纸质书便宜许多。无需纸张口印刷和装运,也不需要售卖空间。

因此电子书的售价应该便宜很多,可事实上这笔买卖往往没有理所应该的那么划算。亚马逊曾试图将畅销书售价下调至9.99美元,却遭到了出版界的反对。于是,很多畅销书卖到12.99美元。这或许要比精装书便宜,可二者的差价应该再大一些才是。

以迅速走红的吉尔伯特的书为例,你也许会碰到传统纸质书比电子书更便宜的情况。再来看看斯蒂格口拉尔森(Stieg Larsson)的《玩火的女孩》(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在Kindle上看要花7.99美元。而我在Borders买的纸质书,用了礼券之后只要5.68美元。

电子书是会便宜一些,但不能一概而论。

3. 聪明的读者会选经典读物来看。

原因何在?因为它们是免费的。从《伊索寓言》到《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从《哈姆雷特》到《哈克贝利口费恩历险记》,它们都不花你一分钱。这些书不涉及版权。只要去Gutenberg.org下载就可以了。那上头有数以千计的经典之作。而且它们比最近出版的多数东西都要好看。

4. 当心购买Kindle产生的潜在费用。

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是同类产品中最畅销的。这是个很棒的东西,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我觉得要比同类产品好用得多。不过亚马逊阅读器支持蜂窝网络上网,带有键盘,这样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到它的网上书店买书了。这对它们来说是好事,但对你来说可未必。结果可以预料:你最终可能会有大量冲动购物的行为。要是你在拥有Kindle的头一年里买书买了几百美元,千万不要吃惊。(亚马逊目前销售一种仅支持Wi-Fi连接口而不支持蜂窝网络连接的Kindle。这可能会替你省钱,因为这种连接只能在有Wi-Fi热点的地方使用,等你找到可以上网的地方时,你或许已经决定不要那本书了。)

5. 当心竞争对手需要你付出的代价。

主要的代价就是时间和麻烦。Kindle的众多竞争对手通常使用的是奥多比(Adobe)的软件平台,这使用起来会有麻烦。更糟的是,如果出了问题,奥多比只提供十分基本的帮助。在紧急关头,你或许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往印度发电子邮件。我向奥多比公司询问为何会如此。一位发言人解释说,因为Adobe Digital Editions是免费系统,所以公司只提供基于网络的基本支持,包括一个活跃的用户论坛──其实就是在论坛上向其他用户咨询如何解决你的问题。靠这种方法,我只能说,祝你好运。

如果你能克服这个问题,竞争对手们的的确确能带给你好处,也许真能帮你省钱。首先,它们允许你在不同的网上书店选购电子书,许多还都有促销优惠。其次,它们允许你从网上借到当地图书馆的一些电子书。第三,它们当中很多都没有什么无线连接之类的,也就是说你冲动购物的次数能相对少一些。

6. 如果你正想着买一部电子阅读器──等一等再说!

至少,再等一两个月,也许就等上几个星期。价格一定会降下来。而且降价步伐可能很快。

三年前亚马逊的首款Kindle上市时售价399美元。本周发布的最新版本一开始就仅售139美元。此价格要低于同类产品。竞争对手们将不得不做出反应了。

产品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多数电子阅读器显示屏的制造商E Ink Corp.已经研制出对比度更加清晰的新型阅读器。(如果你看的是小字体,这会更加方便,但对大部分书而言,作用不是很明显。)

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电子阅读器在今秋将会大幅降价,尤其是在上一种旧款阅读器进行促销时。当然,这是在正常的市况下。你要是发现降价了记得告诉我一声。

Source: WSJ / Brett Arends

分类: 品牌故事, 韦氏观察 标签:

电子书--全新阅读体验

2010年9月2日 没有评论

初步研究显示,拥有电子阅读器的人,其阅读时间和过去相比有所增加。据营销和研究资源公司(Marketing and Research Resources Inc.)一项针对1200名电子阅读器拥有者的调查显示,同此前阅读传统印刷书籍相比,40%的人阅读时间明显增加;5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阅读时间没有变化;仅有2%的人表示阅读时间比以前减少。今年五月份开展的此项调查由电子阅读器制造商索尼公司(Sony Corp.)出资,调查的对象是三类电子阅读器的用户:亚马逊公司(Amazon Inc.)的Kindle,苹果公司(Apple Inc.)的iPad以及索尼公司的电子阅读器。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在未来会利用电子阅读器阅读更多的书籍。

尽管电子阅读器仍然是一个小众产品,刚刚开始从尝鲜者那里向外扩散,但是这种全新的阅读体验着实改变了美国人不爱看书的坏习惯。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2007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引起了一时的轰动。报告显示,美国人的阅读时间不断减少,约有一半的年轻人(年龄在18至24岁)完全没有阅读兴趣。

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估计,到今年9月底,约有1100万美国人有望拥有至少一个电子阅读器。据美国出版商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的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美国电子书的销量增加了183%。

在那些尝鲜者看来,电子书的出现并没有取代他们原有的阅读习惯,只不过增加了一种阅读方式。而据最大的电子书销售商亚马逊公司透露,客户在购买了Kindle之后,购书量是原来的3.3倍。去年,随着Kindle的降价,电子书的销量明显上升。

然而现在就宣称这股势头能够延续还为时过早:谁也不敢预料当消费者的新鲜劲过去之后,这类产品进入大众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但由于电子书的便携性很强,消费者普遍反映他们的阅读时间明显增加。有时在不方便阅读印刷书籍的时候,阅读电子书成了一种替代。比如,在等候就诊时在智能手机上阅读电子书口躺在浴缸泡澡时用套着防水保护袋的Kindle享受悠闲的阅读时光口或者将索尼阅读器的字体调到最大,在跑步机上边跑边看。而在通勤者看来,电子阅读器已开始赶上黑莓,成为搭乘火车和巴士时最好的伴侣。

34岁的莱斯利·约翰逊(Leslie Johnson)是纽约州奥尔巴尼(Albany)的一位工程师,自从去年得到一部Kindle之后,她发觉自己的阅读时间明显增加,而阅读的地点也越来越不固定,有时甚至是在皮艇上。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她在丈夫钓鱼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一部科幻小说中。她说,“我给我的Kindle套上了防水膜。”

神秘和惊悚作家迈克尔·康纳利(Michael Connelly)则表示,尽管他仍然阅读印刷书籍(他从出版商那里免费得到很多样书),但他的三个电子阅读器(Kindle、索尼和iPad)中已存有大约30本电子书。

“印刷书籍是我永远的挚爱。”康奈利说,但是,“我对新鲜事物也很感兴趣。电子书是有生命力的。”他又补充道:“它有一个独特的优势,一个阅读器就能收纳很多书。我经常旅行,因此我很在意随身携带物品的重量。”

而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第一代商用电子书则以失败告终。当时的消费者习惯于在计算机上或小小的手机屏幕上阅读电子书。

今年夏天早些时候,雅各布·尼尔森(Jakob Nielsen)招募了32名志愿者进行了一项实验。尼尔森是硅谷的一名研究员,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和技术互动的研究,目前和苹果公司前研究员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共同经营一家名为尼尔森·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的研究机构。。在实验中,他要求实验对象在印刷图书口iPad和Kindle三种介质上阅读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短篇小说,尼尔森为他们计时。结果发现,同一篇小说,以花在印刷书籍上的时间为基准,测试人员在iPad上所花的时间多了6.2%,在Kindle上花的时间则多了10.7%。不过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后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尼尔森猜测,阅读速度降低,恐怕和电子阅读器的屏幕同纸张相比仍然不够清晰有关。

尼尔森说,“同计算机相比,这两种电子设备都带给你一种更为放松的阅读体验。”

亚马逊公司的首席执行长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谈及Kindle的设计理念时,说他打算研发一种设备可以让人们长时间地保持阅读兴趣,而不只是一般性的浏览。 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道,“设计的关键在于让读者忽视阅读器的存在,完全进入作者的世界。对我来说,最糟糕的就是当我沉溺于阅读之际,手中的电子书突然发出声响。”

电子阅读器的出现似乎缩小了男女之间在阅读量上的差距。据图书产业研究集团(Book Industry Study Group Inc.)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电子书的购买量上,男性以微弱的优势赢过女性。电子书的消费者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这刚好和印刷书籍的购买情况相反:在那个领域,女性的购买量更大。
阅读全文…

分类: 品牌故事, 韦氏观察 标签: